2008年原油暴跌情况_2008年原油价格148美元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

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人民币

升值外贸

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

从短期来看,全球油价岛企、国内通胀和国内巨额贸

易顺差,美国经济近期疋弱,美元连续走软,原油期货价

格一度突破lOO美兀/桶人关,国内外汇市场供求状况是

推动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但从长期来看,推动人

民币持续升值的因素主要有:

1.外界普遍认为人民币币值长期被低估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币实行盯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

制度,人民币相对美元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布雷顿森

林体系瓦解后,由于美元发行不受约束以及取的低利率

政策,致使美元在全球的供给过剩,给美元带来一定的负

面影响。而人民币的高利率及外贸优惠政策,大量的海外

资本纷纷涌入中国,投资者一来可以享受优惠的政策和人

民币低估,获取更多的人民币利益的同时,也在赌人民币

升值所创的外汇差价利润。据圜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流入中国的数

量红逐年攀升。2005年,总规模达787.14亿美几;2006

年,热钱占中国GDP的36%左右;2007年1至3月,总

规模估计为300多亿美元。这些热钱的人量涌入,无疑给

人民币升值造成很人的压力。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必定会

起该国货币的走强。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经济

处在长期的增长状态,人民币走强也是必然的。但是在目

前,我国经济的连年增长,外贸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使

得西方的一些大国感剑了不安,他们不断给人民币升值施

加压力。他们通过各种政治外交手段,不断在人民币丁|值

问题卜.施加压力2006年3月28日。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

J£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与该委员会民卡党首席

参议员zj克斯·鲍卡斯联手,提出针对中美贸易的新议案:

要求美国财政部确定中国货币是否存在损害了美围经济利

益的根本性“失真”问题,如果美囤财政部认定人民币“汇率

失当”,并损害美国经济的话,那么中困将有180天的时间

争取解决双方分歧,否则将面临一系列制裁措施。

3.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

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

甚至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外贸顺差

还在不断攀升,2006年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2007年贸

易顺差突破2600亿美元。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

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全年国家外汇储

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外汇供大于

求,人民币的同外需求增加。

二、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1.加强与东盟等区域货币合作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提出了最佳货币区理论。他认

为,经济密切相连的许多国家形式的区域,他们之间由贸

易和要素移动相联结。如果他们之间产量水平较高和要素

148

贸易移动较多,取同定汇率对成员有利,他们决定加入

货币区是冈为取得效益大于失去自我宏观调节稳定经济

(通过汇率变动)的益处。最佳货币区理论提出了以生产

要素流动性作为建立最佳货币区的标准。在生产要素可以

自由流动的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足可行的。最佳货

币区实施的典范即为欧元区。基于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的建立,我困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密切联系在一起,

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区域

货币合作,一方面,减小因盯住美元的东亚货币,因人民

币对美元浮动而与人民币汇率关系不稳定,从而稳定东亚

国家问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避免我国的人民币因大量

依赖美元而带来的贸易冲击。

2.加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稳定汇率

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收支的变化,导致国内资金市场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利率水平。一般而苦,本币

对外汇率上升,会抑制}H口和外资流入,进而减少国内金

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利率便产生E升的压力。本币对外

汇率下降,结果便相反。另一方面,利率水平也作朋汇率

水平,利率平价论认为,高利率国家,汇率远期贴水;低

利率围家,汇率远期升水。因此,我国中央银行为避免人

民币无限期地升值,需要相应地提岛利率,产生国际利差,

促使资本流入,带来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应量

上升的效应;在远期投资者将人民币换回外币,对人民币

的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远期贴水。稳定人民

币的汇率。

3.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循序渐进地进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切实落实真正

意义卜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充分

发挥中央银行的滤波器的作用,追求汇率区间值的稳定性,

使人民币汇率稳定实现从管理基础上的浮动向浮动基础E

的管理机制转变;I司时,循序渐进地开放资奉账户,稳步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抗风险能力,使人

民币汇率逐渐向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靠拢。因此需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首先,理顺f{f场的供求关系。

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逐步放松对外汇需求的管制,实现

从需求单向管制向供求双方调控的转变。其次,实现管理

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

干预,也包括结合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通过调节本外币

的供求鼍以及调整利率水平等方法进行综合调节。最后,

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和波动幅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

弹性和灵活性,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联系各国经济的汇率无疑是国际贸易

中引人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汇率对全世界的配置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国进行国际活动时重要的综

合价格指标,同时对外贸易又在一国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

的地位。许多国家通过控制和调整汇率的变化以实现对外

贸易收支平衡。对于我困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于我

国外贸的影响以及在图际贸易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我

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的蓖要一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

度不断提高,汇率的变动对外贸的影响曰益显著。

作者: 数据说话

1949年10月1日,在以为领袖的中国***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建立后,至16年9月9日逝世,以为领袖的中国***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以求、思想的大旗,领导全国人民,又经过27年几乎同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 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成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向往的圣地,以不可战胜的英雄主义气概,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时代,亿万人民同声高唱的《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对于新中国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真情描绘。

对于新中国的成就,不仅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感到由衷的赞扬和自豪,就是包括曾经进行过殊死较量的敌人在内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不得不承认甚至于翘起大拇指。例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总统、总理、首相、其他官员、学者一致评论:新中国的成就“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历史”、“提高了工农的地位”、“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其中,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经过大量研究作出这样的结论:“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亚洲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 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6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无论人们将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的那个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

然而,也有完全相反的另一种观点。那些被推翻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以及它们的代表,出于自己没落阶级的本能,对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对于新中国不管多么巨大的成就,它们都会横看竖看不顺眼,狠得咬牙切齿,加以百般污蔑,寝食不安地盼望恢复它们失去的天堂。本来,这是很一般的政治常识,也不必大惊小怪的。

有人说:“中国社会实际上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 力的发展非常缓慢。”“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阻碍。”对于新中国的巨大而辉煌的成就, 他们也有时不得不承认一点,如说“当然,同旧中国相比,还是进步了。”“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氢弹,我们搞成功了,洲际导弹我们也搞成了”,但“总的说来,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耽误了大约二十年的建设时间。”“总的说来没有多展。”“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

在这里,我们不要看轻这几句话。这是某些理论和政策的总根据。

反差是如此之大,一方面是美国学者的“那个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一方面是某些人的“发展非常缓慢”、“总的说来,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总的说来没有多展。” 然而后者没有拿出任何事实和道理来说明他的结论。就是由于他们这几句话,被中国人民推翻的“三座大 山”的遗老遗少以及他们在国内外的同伙和继承人就象抓住了几根救命稻草,开始了对新中国又一轮的攻 击、污蔑和谩骂,什么新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啊、“中华民族的浩劫”啊、“封建专 制”啊、“法西斯”啊、“经济死路一条”啊,时代所发生的所有缺点错误都被无限夸大后利用起来了,连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罪恶也加到新中国头上了,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具体事实罢。

有的人关于中国“发展缓慢停滞”的时间概念是不太清晰的,后限是改革开放的开始是肯定的,而前限有时说是1958年,有时说是1957年,有时说是土地改革以后,还有时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但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实际上是把建国后时代的一贯的政治路线是彻底否定了的。考虑到逝世后的两三年内,中国基本上继承延续了时代的路线,也说他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从1980年搞起来的,因此,本文把建国后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二年分别对比论述。 由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大部分资料是从建国后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52年开始的。为了对比的方便, 也把1957年以及1965年、16年的有关资料列出。

(二)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统计数据。

表1、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100,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

1949 56.3 67.4 40.8 46.6 30.3

195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57 167.8 124.8 228.6 183.2 310.7

1965 268.3 137.1 452.6 344.5 650.6

16 626.6 207.1 1232.2 764.4 2102.2

19 845.2 249.4 1734.4 1061.0 2991.6

表2、全国人口、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年底数,单位:万人)

年份-总人口-职工人数合计-职工中全民所有制-职工中集体所有制-城镇个体劳动者

1952 57482 1603 1580 23 883

1957 64653 3101 2451 650 104

1965 72538 4965 3738 1227 171

16 93717 8673 6860 1813 19

19 542 9967 7693 2274 32

表3、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亿斤)

年 份-粮 食-棉 花-油 料

1949 2263.6 8.9 51.3

1957 3900.9 32.8 83.9

1965 3890.5 42.0 72.5

16 5726.1 41.1 80.2

19 6642.3 44.1 128.7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项目-1949年-1957年-1965年-16年-19年

原煤(亿吨) 0.32 1.31 2.32 4.83 6.35

原油(万吨) 12 146 1131 8761 10595

发电量(亿度) 43 193 676 2031 2820

钢 (万吨) 15.8 535 1223 2046 3448

水泥(万吨) 66 686 1634 4670 7390

木材(万立方米 567 2787 38 4573 5439

化纤(万吨) 0.02 5.01 14.61 32.63

纱 (万吨) 32.7 84.4 130.0 196.0 263.5

布 (亿米) 18.9 50.5 62.8 88.4 121.5

硫酸(万吨) 4.0 63.2 234.0 450.8 699.8

纯碱(万吨) 8.8 50.6 88.2 111.7 148.6

烧碱(万吨) 1.5 19.8 55.6 121.5 182.6

农用化肥 (万吨)0.6 15.1 172.6 524.4 1065.4

表格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亿元,统计范围为全民所有制单位)

年 份-总 计-基本建设投资合计-其中国家投资-更新改造措施投资

1950 11.34 11.34 10.41

1957 151.23 143.32 131.48 7.91

1965 216.90 179.61 163.09 37.29

16 523.94 376.44 310.93 147.50

19 699.36 523.48 418.57 187.01

表6、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年份-总计-高等学校-中等专业校-普通中学-中等学校合计-小学

1949 2577.6 11.7 22.9 103.9 126.8 2439.1

1957 7180.5 44.1 77.8 628.1 708.1 6428.3

1965 13120.1 67.4 54.7 933.8 1431.8 11620.9

16 20967.5 56.5 69.0 5836.5 5905.5 15005.5

19 20789.8 102.0 119.9 5905.0 6024.9 14662.9

注:1、各级学校不包括成人教育。2、中等学校不包括技工学校。

表7、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数

项 目 单 位 1952年 19年

一、科技人员总计 万 人 42.5 470.5

工程技术人员 万 人 16.4 166.7

农业技术人员 万 人 1.5 32.4

卫生技术人员 万 人 12.6 139.6

科学研究人员 万 人 0.8 31.7

教 学 人 员 万 人 11.2 100.1

1、 全国平均每万人口中

科技人员数 人 7.4 48.5

工程技术人员 人 2.9 17.2

农业技术人员 人 0.3 3.3

卫生技术人员 人 2.2 14.4

科学研究人员 人 0.1 3.3

教 学 人 员 人 1.9 10.3

表8、居民年平均消费水平(元)、消费指数(以1952年为100)

年份-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农民消费水平-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指数-农民消费指数-非农业居民消费指数

1952 76 62 148 100 100 100

1957 102 79 205 122.9 117.1 126.3

1965 125 100 237 132.4 124.8 136.8

16 161 125 340 166.9 151.4 195.7

19 1 152 406 188.8 168.4 221.8

表9、建国后五十年工农业交通主要发展指标与速度

指 标-1952年-19年-2001年-1953-19年平均增长率(%)-1980-2001年平均增长率(%)

年底总人口(万人 ) 57482 092 127627

原煤(亿吨) 0.66 6.35 11.1 8.7 2.6

原油(万吨) 44 10615 16500 22.5 2.0

发电量(亿度) 73 2819.5 14780 14.5 7.8

钢 (万吨) 135 3448 15266 12.8 7.0

水泥(万吨) 286 7390 64000 12.8 10.3

布(亿米) 38.3 121.5 291 4.4 4.0

粮食(万吨) 16392.0 32115 45262 2.5 1.6

棉花(万吨) 130.4 220.7 532.0 2.0 4.1

油料(万吨) 419.3 643.5 2872 1.6 7.0

铁路营运里程(万公里) 2.29 4.86(18) 5.76(19) 前26年2.9 后19年 0.9

公路里程(万公里) 12.67 89.02(18 ) 122.64(19) 前26年7.8 后19年1.7

表10、按总产量计算的1952年中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差距

项目-单位-中国-美国-印度-以中国为1美国为-以中国为1印度为

人口 万人 57485 17755 36108 0.31 0.63

粮食 万吨 16392 15670 5200 0.96 0.32

肉类 万吨 338.5 1045 50.9 3.1 0.15

布 亿米 38.3 87 42.12 2.27 1.10

原煤 万吨 6600 46000 3600 6. 0.55

石油 万吨 44 30950 30 703 0.68

发电量 亿度 73 4631 (1951)58.6 63.4 0.80

钢 万吨 135 8452 160 62.6 1.19

水泥 万吨 286 4239 270 14.82 0.94

表11、按人均产量计算的1952年中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差距

项目-单位-中国-美国-印度-以中国为1美国为-以中国为1印度为

平均寿命 岁 (1949)35 68.6 41 1.96 1.17

粮食 公斤 285 882 144 3.1 0.51

肉类 公斤 5.9 58.9 1.5 10 0.25

布 米 6.7 49 11.7 7.36 1.75

原煤 公斤 114.8 2593 99.8 22.6 0.87

石油 公斤 0.8 1743 0.8 2264 1.08

发电量 度 12.7 2608 16.2 205 1.28

钢 公斤 2.4 476 4.4 203 1.89

水泥 公斤 5 239 7.5 48 1.50

表12、按总产量计算的19年中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差距

项目-单位-中国-美国-印度-以中国为1美国为-以中国为1印度为

人口 万人 092 22506 63448

粮食 万吨 32115 28070 10459 0.29 0.65

肉类 万吨 1062.4 16 62 1.60 0.06

布 亿米 121.5 32.3 75.3 0.27 0.62

原煤 万吨 63500 70850 10670 1.12 0.17

石油 万吨 10615 42082 1284 3.96 0.12

发电量 亿度 2819.5 23188 1128 8.22 0.40

钢 万吨 3448 12370 1000 3.59 0.29

水泥 万吨 7390 7665 1826 1.04 0.25

表13、按人均产量计算的19年中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差距

项目-单位-中国-美国-印度-以中国为1美国为-以中国为1印度为

平均寿命 岁 70 76 54

粮食 公斤 331 1247 165 3.8 0.5

肉类 公斤 11 75 1 6.8 0.1

布 米 13 14 12 1.1 0.9

原煤 公斤 654 3150 168 4.8 0.3

石油 公斤 109 1870 20 17.0 0.2

发电量 度 29 1030 18 35.5 0.6

钢 公斤 36 550 16 15.3 0.4

水泥 公斤 76 341 29 4.5 0.4

表14、1952-19年间中、美、印叁国经济增长幅度

项目- 中国总产量增长倍数-美国总产量增长倍数-印度总产量增长倍数-中国人均产量增长倍数-美国人均产量增长倍数-印度人均产量增长倍数

粮食 0.96 0.79 1.01 0.160.41 0.15

肉类 2.14 0.62 0.22 0.86 0.27 -0.33

布 2.17 -0.63 0.79 0.94 -0.71 0.03

原煤 8.62 0.54 1.96 4.700.21 0.60

石油 240.3 0.36 41.8 135.25 0.07 24.0

发电量 37.60 4.0 18.27 21.83 2.95 9.99

钢 24.5 0.5 5.25 14 0 0.16 2.64

水泥 24.7 0.81 5.8 14.2 0.43 2.87

(叁)新中国前叁十年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说明

人们常说统计数字是枯燥的、僵硬的,这是因为仅凭表面数字难以形象的全貌的全方位的从外到内多层次的活生生真觉实味的认识客观事物。但是,真实可靠的统计数字是社会事物发展结果的即时记载,是准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概貌和框架的依据。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看具体数据而不认真弄清它所表达的社 会现象的真正含义,不能只看“果”不看“因”,也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不能孤立地只看一个事物,还要看它和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影响。为此,对新中国前叁十年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作出以下说明。

1、从表1可以看到,19年与1952年相比,二十七年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加了7.45倍,其中农业总产值增加了1.49倍,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7.34倍。从表3、表4、表5中可以看到,19年与1949年相比,主要工农业产品数量增长的倍数分别为:粮食1.9,棉花4.0,油料1.5,原煤18.8,原油884,发电量64.6,钢 217,水泥111,木材8.6,化学纤维1632(与1957年相比,此前为0),棉纱7.1, 硫酸174.0,纯碱15.8,烧碱120.7,农用化肥1774.7;基本建设投资19年与1950年相比增加了45.2倍。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原材料产品在短短的叁十年 中取得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即使与1957年相比,到19年,工农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04、6.59、1.0; 叁种主要农产品的增长倍数分别为粮食0.7、棉花0.34、油料0.53;十叁种主要工 业产品的增长倍数分别为:原煤3.8、原油71.6、发电量13.6、钢5.4、水泥9.8、木材1.0、化纤1631.5、纱2.1、布1.4、硫酸10.1、纯碱1.9、烧碱8.2、农用化肥9.6。

2、从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增长倍数中,农业是最小的,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 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占世界的22%,而耕地只有14.38亿亩,占世界的7%,相当于美国的51%、印度的58%,按人均算只有美国的11%、印度的43.5%。对于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和产量千百年来一直停留在中世纪的中国来说,不要说总产、单产翻几番,就是普遍增长一成就绝非易事。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发展农业,就只能走自力更生的路子。在新中国建立后叁十年间,粮食总产量在耕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还增加了近两倍,这是一个奇迹,是数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 整整叁十年的结果。时代,全党大办农业,全国支援农业,到19年,从人拉肩扛手抬开始建成水库84000座,堤坝沟河17万公里,其中江堤1万 公里,打机井210万眼,再加上大规模修梯田、平整土地,使全国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低标准的叁亿亩增加到七亿亩;建国前的易涝农田3.6亿亩有2.7亿亩得到初步治理;农用大中小拖拉机233.8万台;农用排灌动力达到7122.1万马力,农业用电282.7亿度;农用化肥生产量1065万吨;各种化学农药生产量54万吨;再加 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优化,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国基本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极大的增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弱不禁风”灾害频仍的苦难局面。如果没有这些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变, 仅靠个人承包、分田单干就能增产增收,岂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吗?

农业发展的周期长,投资大。但农业一旦有了长足的进步,就会给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如人力、资金、原料等。从表2可以看到,建国后叁十年间 ,我国职工队伍增加了8300多万,这一方面说明了工业交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是由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为其他行业提供人力的巨大 作用。同样,改革开放后,我国每年有数亿农民进城打工,为城市和其他行业提供了大量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改革开放前农业就已经取得的 成就的结果之一。

3、煤炭生产的飞速发展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另一个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成就。19年 ,我国煤炭产量就达到6.35亿吨,相当于1952年的8.6倍、1949年的20倍。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居世界第一的12亿多吨。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有了煤炭,才能发电、炼钢,才能烧制水泥、陶瓷、玻璃、石灰、砖块等建筑材料,有了煤炭才能 制造化肥,才能做饭取暖,才有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因此,煤炭产量的意义与其他各项指标的意义是不同的,必须充分认识煤炭工业发展的意义。对石油、钢铁、电力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也是类似的。

4、表6与表7反映的是教育和科学技术人员的发展变化。经过叁十年的努力,我国 建立起了层次、门类、专业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19年对比于1949年,各类在校生总数为8.1倍,其中高等学校8.7倍、中等学校 47.5倍、小学6.0倍。全国由解放前90%的文盲状态,成人识字率已达到81%。各类 专业科技人员总数达到 470.5万,相当于1952年的11.1倍;有了教育文化的发展,才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 配套的科学技术体系,成为拥有一定科学技术攻坚能力的国家。这些方面的成就,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全面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例如:在农业科技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良种化,基本上更新了一代农作物新品种,领先世界的□型杂交水稻在四亿多亩农田中推广。在工业科技方面,独立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大的17.5

万千瓦低水头发电机组,3000万吨露天矿成套设备、200吨级电渣重熔炉、五十万伏输变电设备、30万吨合成氨、24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在国防科技方面,自1964年起相继研制成功、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10年起发射成功人造卫星并于15年掌握实现成功返回技术,1980年成功试飞“运十”大型喷气式客机。在交通车辆、舰船制造及电子、通讯、计算机等科技方面也发展迅速,有的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在医药卫生和生物科技方面,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最先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等等。总之,这些成就说明,新中国建立叁十年,从一个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各个领域、门类齐全配套、具有一定攻坚能力、其 中有些领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当时,国内外公认,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比世界先进水平仅落后10至20年。也就是说,新中国仅用了叁十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100到300来年的科技发展道路。

5、从表8看,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19年比于1952年为2.6倍,其中农民、非农业居民分别为2.5倍、2.7倍。如果仅从数字字面上看,与其他方面相比,增长幅度不太高,但在实际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管是职工还是农民的生活条件,从物质到精神生活的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9年全国职工总人数达到9967万,相当于1952年的6.2倍。在旧社会,普通劳动人民子弟几乎没有受教育 的机会,而在解放后,各类高、中、低等学校基本上是免费的,学生的主体都是出身于劳动人民的。职工的住房都是分配的,医疗也是免费的。从六十年代起, 全国的县、公社、大队普遍建立叁级医疗网,对农民实行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由于全国医疗保健制度的建立,在旧中国千百年严重祸害人民 的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在短短的叁十年中受到控制或消灭。叁十年中,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的体育运动也有了飞速发展,以乒乓球为代表的各项运 动项目在国际竞赛中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扬眉吐气的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1840年清朝时,我国人口就已达到4.1亿,由于叁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生 存条件极为恶劣,1949年建国时才达到5.4亿,而叁十年后的19年总人口即达9.6亿,人均寿命也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19年的近70岁,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 家的水平。

6、为了与同时期世界上的发展变化相比较,表10、表11、表12、表13列举了与美 国和印度的比较结果。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总产量对比,在1952年,美国只有粮食比中国低一点,其余七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2.27倍至703倍,平均111倍;到了19年,美国已有两种产品(粮食、布)低于中国,其余六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1.04倍至8.22倍, 平均仅为2.5倍;28年间平均倍数下降了.7%。与印度相比,1952年印度有两项产品(钢铁、布)总产量超过中国,其余都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7倍,到了 19年,八项产品总产量全部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32倍,平均倍数下降了 54.3%。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人均产量对比,在1952年,美国全部超过中国为3.1至2 264倍,平均345倍,而19 79年就仅为中国的1.1至35.5倍,平均11倍,平均倍数下降了96.8%;而印度,在1952年时,有五种产品的人均产量超过中国,而到了19年,八项产品全部低于中国,与中国相比的平均倍数由1.14倍下降到0.43倍,下降了62.3%。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1952年至19年28年间总产量增长的平均倍数,中国为42.6,美国为0.9,印度为9.4;人均产量增长的平均倍数,中国为24,美国为0.5, 印度为5。还有比活生生的事实更有说服力的吗?中国在建国后叁十年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美国和印度相比,不仅是很快,而且是飞快、极快的了!

在这里,还有必要把美国与印度发展的客观条件说明一下:耕地面积,中国是美国的51%,是印度的58%;按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美国是中国的9倍,印度是中国的 2.3倍;森林覆盖率,美国是28.3%,印度是20.3%,中国是13%;人口,中国是美 国的4.5倍,是印度的1.3倍。有人综合计算,美国的人均占有量是中国的20倍。了解了这样一些情况,就更能深刻理解中国建国后叁十年发展的不平凡的意义。

由于篇幅有限,也由于缺乏可比性,对于被某些人吹上了天的所谓“亚洲四小龙”,笔者不在这里拿来作比较。“亚洲四小龙”一直是国际资本主义的小伙计,但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使它们得到发展,在旧中国时代相比都是彼此彼此。1949年以后的十多年里,他们与新中国相比望尘莫及。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后,由于美帝国主义在全球改变了对共产主义的战略,利用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刻意打造了这么几个主要用于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桥头堡。这不过是帝国主义谋士们玩弄 的小魔术而已。但是,某些人却将此作为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还有值得学习之处”,喋喋不休地为国际资本主义充当免费的解说推销员。这是无知的上当呢,还是心领神会的演双簧呢?

7、当我们研究新中国建国后叁十年的发展变化时,还必须清楚认识当时的基础条件和国际环境。

如前面第一部分“旧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所介绍的,旧中国给新中国留下的是一穷二白、百业俱废的烂摊子,几乎没有任何遗产可以继承,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苏联斯大林时期决定帮助我国建立的156个项目,虽然给予了宝贵的支持,但没有几年就于1960年时被赫鲁晓夫在执行的中途撕毁。我们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 力量进行建设。

由于新中国是中国***领导下推翻叁座大山后建立的,是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就必然会受到被推翻的叁座大山的残余势力以及帝国主义和各国派的仇视和封杀。五十年代中期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复辟以后,使新中国受到的封杀颠覆威胁更加严重和复杂。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东南沿海反美蒋入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苏修百万大军压境及东北珍宝岛反击战等战事记载了这种险恶的周边局势,使得新中国不得不将国防军事斗争放到突出的战略地位,于是便有全民皆兵、叁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壮举。国防建设固然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对各种社会的极大的占用和消耗。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全球一盘棋,各国人民解放运动都是互相支持的。为了履行自己应尽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新中国虽然百废初兴,仍然极为慷慨的从道义上精神上物质上财力上甚至不惜一切的牺牲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提供了全力以赴的支持。新中国叁十年的建设成就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取得的。

*****************************************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晶牛思想文库 共青团中央纪念馆 强国论坛管理条例

-------------------------------

补充一个数据资料,以便看问题更全面些

[引而不发] 于 2004-01-03 10:40:19上贴

据1988年4月6日《人民日报》载;

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份额的4.7%,1980年仅为2.5%。

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两倍,1980年仅为四分之一。

1955年,中国人均总产值是日本的二分之一,1980年不到二十分之一。

(200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3.7%左右。)